秋收時節,江淮大地一片金黃,又是一年豐收季。在顆粒歸倉的同時,秸稈又成為上下關注的熱點。日前,就我市秸稈綜合利用途徑、技術要領以及利用量等問題,記者專訪了市農委農業環境能源專家、推廣研究員王一線處長。
我市每年稻麥秸稈總量420萬噸
是傳統農業大市,擁有耕地面積709萬畝,農作物秸稈資源以水稻、小麥秸稈為主,稻麥秸稈總量為420萬噸左右。
“在霧霾話題持續升溫的今天,秸稈的禁燒和綜合利用不但與農民朋友相關,而且與城里的廣大市民都密切相關?!蓖跻痪€說,早在幾年前,江蘇省就頒布了秸稈禁燒禁拋及綜合利用條例,并且在財政上補助秸稈綜合利用。今年我市秸稈還田補助標準由去年的的10元/畝提高到25元/畝。市財政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面上獎補?!霸诖蟮沫h境上既有法律法規,也有財政補助,對秸稈禁燒禁拋和綜合利用非常有利?!?/p>
“所謂秸稈綜合利用,主要是‘五化’,”王一線說,即秸稈肥料化利用、秸稈能源化利用、秸稈基料化利用、秸稈飼料化利用、秸稈工業化利用。近年來,我市秸稈綜合利用量逐年上升。
秸稈肥料化強調機技結合
農作物秸稈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以及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鎂、硫等營養元素,是可利用的有機肥料來源。秸稈肥料化主要是還田。秸稈還田有利于秸稈內營養成分的保存、增加土壤有機質、培肥地力、提高作物產量、減少環境污染。秸稈還田主要技術有機械化秸稈還田、秸稈直接還田、秸稈堆肥還田等。目前我市使用最多的是秸稈機械化還田。
“農機與農技相結合,是實現秸稈有效還田的保障?!蓖跻痪€強調,秸稈還田需要一定的條件,溫度和濕度二者缺一不可。如果技術不到位,對下茬農作物有影響。就夏季麥秸稈而言,將秸稈粉碎、土壤深翻、然后水泡,在高溫高濕條件下,麥秸稈很容易腐爛。就目前秋季水稻而言,今年我市水稻成熟期普遍推遲了7-15天,溫度、濕度跟不上,這對秸稈還田的技術要求更高,“一要粉碎;二要深翻;三小麥種下后要鎮壓,利于小麥生根發芽成長?!?/p>
王一線說,因為稻秸稈較麥秸稈量大,并且因天氣、秸稈成分不同,稻秸稈還田較麥秸稈技術要求高,所以我市提倡夏季秸稈偏重于還田,秋季秸稈偏重于綜合利用。據統計,今年夏季全市實現秸稈還田面積300多萬畝,秸稈機械化還田成為夏季秸稈綜合利用的主力軍。
秸稈能源化前景廣闊
秸稈能源化利用主要以秸稈發電、秸稈固化、秸稈沼氣等為重點。今年我市計劃秸稈能源化利用量140萬噸左右,其中位于淮安區的江蘇國信淮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、中電洪澤生物質熱電公司、以及周邊寶應縣、縣的生物質電廠,消耗秸稈45萬噸左右;建成固化消耗秸稈約15萬噸;累計推廣秸稈沼氣4萬多處,年消耗秸稈約4萬噸。
“無論是秸稈發電,還是秸稈固化,建立和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至關重要?!蓖跻痪€說,秸稈的主要出路其一是機械化還田,其二是機械化收集。目前,市農委正加大示范推廣田間秸稈撿拾打捆機械和合作組織,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我市擁有50多臺套撿拾打捆機械,其中:清浦區擁有12臺套,區僅撿拾打捆大型機械有10臺套。
今年,出臺政策逐步在全省取締煤炭鍋爐,每噸鍋爐省補助改造費3萬元,改造后每噸鍋爐每年需要1000噸秸稈塊,“這一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?!蓖跻痪€滿懷期待。
秸稈基料化飼料化工業化為有益補充
“肥料化和能源化是秸稈綜合利用的兩個主要途徑,同時鼓勵和支持秸稈綜合利用多樣化發展,秸稈基料化、飼料化、工業化為有益補充?!蓖跻痪€說。
秸稈基料化利用主要是以秸稈為原料培養食用菌和生產基質,是提高秸稈利用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,也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重要內容。利用農作物秸稈培養食用菌,我市在洪澤、淮陰、金湖、漣水均有一定規模推廣。據統計,上半年洪澤縣三河鎮紫山食用菌硅谷園產業園、淮安柴米河基質肥料有限公司、洪澤縣劉卉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等企業基料化利用秸稈量約2.7萬噸。秋季,柴米河公司購買了12臺田間撿拾打捆機械,在清浦區鄉村設立15個草站,正在大力收集秸稈。
秸稈飼料化利用是依托較發達的大牲畜養殖業,通過秸稈青貯、微貯、氨化、鹽化、堿化等飼料轉化技術,為肉牛、奶牛等養殖戶提供飼料來源。秸稈飼料適口性強,纖維降解率可達20%—35%,蛋白質含量增加50%以上,并含有多種氨基酸,可代替40%—50%的精飼料。據統計,今年我市大牲畜達6萬頭,上半年飼料化消耗秸稈3.3萬噸。
秸稈工業化利用以神農草編等為代表,主要是利用秸稈生產搭扣式草支墊、凹型草支墊,產品主要用于鋼鐵企業上下鋼材之墊枕,產品銷往馬鞍山鋼鐵公司、上海寶鋼集團、濟南鋼鐵公司等。同時我市依托發展設施農業的優勢,引導秸稈編織草簾、草繩,帶動產業發展。上半年全市秸稈工業化消耗秸稈近萬噸。